滕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山东枣庄这三个地方有望迎来经济大爆发,将
TUhjnbcbe - 2025/3/9 13:03:00

近年来,山东枣庄市发展势头强劲。年,枣庄GDP达亿元,增速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GDP总量位列全省第16位。作为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枣庄正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纵观枣庄下辖各区县,有几个地区凭借区位、产业、资源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助推枣庄腾飞的强劲引擎。

一、滕州市:体量最大,综合实力最强

滕州,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近年来,滕州经济增长强劲,在枣庄诸县市中独占鳌头。年,滕州GDP达亿元,占枣庄全市GDP总量的44%。年滕州常住人口万,占枣庄常住人口的41%。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口规模,在枣庄均位列第一。

滕州除了体量优势外,产业基础雄厚。作为老工业基地,煤电、建材、食品三大传统产业历史积淀深厚。同时,滕州也在积极培育高端装备、高端化工、家居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另外,滕州还大力发展电商、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多元发展的产业生态。科创方面,滕州在"赛迪县域经济百强县"评选中,排名全国第34位。创新引领,未来可期。

交通方面,滕州区位优势明显。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纵贯南北,京台、枣薛两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水运方面,京杭大运河和微山湖连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公路、铁路、水运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随着鲁南高铁、郑济高铁、京杭运河高等级航道升级改造的规划实施,滕州有望成为鲁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市中区:枣庄主城所在地,服务业大放异彩

作为枣庄主城区所在地,市中区在全市占据核心位置。年,市中区GDP达亿元,仅次于滕州,位列枣庄第二位。GDP总量占全市15.3%。常住人口61万,占全市16%。

从产业结构看,市中区突出服务业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超过六成,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金融、商务、科技、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科技服务业,增速领跑全市。同时,市中区也在大力培育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医药等先进制造业,打造"6+3"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市中区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得益于区位优势。作为枣庄主城区,经济、文化中心。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台高速、枣临高速、京杭大运河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中兴煤矿等大型国企坐落于此。另一方面,市中区文化底蕴深厚,中兴煤矿、钻井一队等工业遗址见证了枣庄近代工业发展历程。枣庄老街、龙山公园等文旅景区散落城区各处。滕河穿城而过,工业遗迹、运河文化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

三、薛城区:北辛文化发祥地,高新产业强势崛起

薛城区,枣庄南大门,年GDP达亿元,位列全市第三位,占全市GDP总量的14.5%。常住人口49万,占全市比重12.8%。

在产业结构上,薛城区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工、新型建材、绿色造纸、智能制造、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0%以上。其中,高端化工作为主导产业,聚集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薛城区是北辛文化的发源地,有着多年历史。境内的薛國故城、中陈郝遗址等文化遗存,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鲁班锁、薛城大鼓、夏庄石雕等非遗项目丰富多彩。此外,薛城还是全国唢呐之乡、剪纸之乡、武术之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

在区位交通上,薛城紧邻微山湖,西依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纵贯南北。公路、铁路、水运立体交通网络正加速形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产业、交通、文旅的协同发展,薛城区未来将不断释放增长潜力。

展望未来,滕州、市中、薛城三区依托各自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动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功能,将成为带动枣庄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增长极。

当然,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也正发挥自身特色,加快追赶步伐。峄城区依托石榴产业,打造"中国石榴之乡"。台儿庄区依托大运河、台儿庄古城,建设文化旅游名城。山亭区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随着区域竞争力不断增强,枣庄各县区将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总的来看,到年,枣庄有望成为鲁南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文化旅游中心,在山东省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届时,枣庄各县区将携手并进,共同开创枣庄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滕州、市中、薛城三区尤其有望成为枣庄经济腾飞的领头羊,成为山东省新一轮发展的"黑马城市"。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枣庄的美好未来!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枣庄这三个地方有望迎来经济大爆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