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滕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对外发布了滕州市城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项目招标公告,将要对城区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按照招标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交叉口优化提升。
选择城区堵点、乱点、事故多发点、先进组织示范点等50处交叉口进行交通优化提升,设计方案根据实际交通环境需要包含标准方案、实用方案、动土方案中的一种或多种。将选取滕州市龙泉北路与北辛东路路路口,龙泉南路与腾飞东路路口两处交叉路进行交通组织渠化设计。
二、交通信号优化提升。
对滕州城区55处交叉口进行信号优化提升,使得相位达到最优化、单点信号配时信号配时时段与流量基本吻合,具备条件道路协调控制交叉口覆盖率超过95%,协调路段一次停车通过交叉口的个数不少于3个,重要路段高峰期间交通溢流概率降低20%以上。结合目前行业前端的感应式绿波控制、绿波速度推送控制、方案选择式控制等先进控制技术,在具备硬件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四大绿波示范,打造具有滕州特色的交通绿波城。
三、交通组织规划。
根据滕州城区交通组织需求,制定四大模块的交通组织规划方案。具体包括,网络系统优化、微循环组织规划、标志规划、隔离规划、点线规划等。
滕州城区交通组织提升示范工程需要具备:“明确功能、完善路网,主路协调、支路循环,时空挖掘、节点庞大,两化示范、动静结合”的整体策略,将实现八个方面的提升示范。
1、标志标线标准化,提升形象。
对项目范畴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标准化规划与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施,为交通组织管理夯实基础,进而提升城市形象。
2、合理渠化,空间资源深度挖掘。
针对交通标线和交叉口渠化不合理的节点,根据流量和实际道路交通条件,通过车道瘦身、空间共享、时空一体化、颜色管理、规范渠化等多种措施深度挖掘空间资源,提升交通效率。
3、相位优化,充分挖掘时间资源。
结合交叉口交通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对称放行、单口放行、混合放行、搭接放行、双周期放行等多种先进控制方式,引入逆向可变、直右可变、直左可变、精细化配时等多种先进措施,深入挖掘空间资源。
4、干路协调,打造滕州城区绿波示范城。
借鉴外地成功模式,在全城精细化绿波控制的基础上,将项目范畴的主要道路实现绿波控制,减少停车次数,降低行车时间,提升交通效率,打造具备滕州特色的绿波示范城市。
5、强化隔离设施,确保交通秩序。
根据道路功能和网络定位特性,制定科学的隔离规划,研究合理的隔离开口位置和隔离开口类型,规整交通秩序,实现快慢分离,同时达到限制车辆乱停乱放的作用。
6、盘活支路,实现小区交通微循环。
选择道路网密度较高、宽度较小的一个小区(居民小区、学校或商场),充分利用单向、禁左、多级诱导、综合管理等多种措施,盘活小区支路网络,提升路网交通功能,增大停车泊位数,实现停车与行车的共赢。
7、择机交叉口庞大化处理。
选择交通拥堵潜在的节点,周围建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交叉口庞大化处理方案,力争实现“交叉口通行能力大于路段通行能力”的目标,根据实施条件,按年度分批建设,彻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8、实施斑马线颜色化管理。
从人本化、规则化的角度出发,对项目范畴内具备条件路网斑马线进行颜色管理,提升城市交通组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