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济宁5月28日讯(通讯员秦皓孔维涛)5月23日,由济宁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办、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和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协办的以“创新引领发展、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乡村振兴、绿色矿山建设、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座谈会在济宁召开。
济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石光亮,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志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宋守军,中国地调局科技外事部主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朱立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武强,中国矿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彭齐鸣,省煤炭工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乔乃琛,省地矿局党委常委、副局长刘祥元等参加会议。石光亮、赵志远为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揭牌。济宁市副市长周凤文主持座谈会。
石光亮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济宁市基本情况。他指出,济宁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大量开采带来了土地塌陷等诸多问题,济宁市长期以来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赵志远指出,长期以来,省地矿系统与济宁市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次武强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对于双方加强采煤塌陷地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攻克相关技术难题,提升济宁地区采煤塌陷地治理水平,推动我省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必将发挥积极而重要作用。省地矿局愿以此为契机,与济宁市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生态建设贡献力量。他强调,局属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作为驻济(宁)单位要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立足济宁、融入济宁、服务济宁,切实发挥好院士工作站的平台作用,在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地热等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等方面积极担当作为,努力建设省部级采煤塌陷地治理与环境保护示范区,切实在生态绿色济宁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济宁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全面转型振兴“两个全面”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宋守军表示,采煤塌陷地是困扰国家国土资源工作的一个沉重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改变过去国土资源管理单一的理念,向山水林田湖草综合生态体制性观念改革,按照自然资源的理念,用科技改变过去地表劣势,实现更加自然的生态的空间布局。他强调,省国土资源厅将全力支持省地矿局和济宁市联合建立“国家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研究中心”,希望通过中心建设解决技术探索、人才培养、装备提升等问题,同时结合国家、省自然资源发展目标,打造全省具有样板性代表性的典型工程。
朱立新在谈到加强采煤塌陷地治理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时指出,要把地质科技创新作为支撑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将采煤塌陷地治理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打造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努力建设中国乃至世界高水平的研究中心,促进中国在世界采煤塌陷地治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座谈会期间,武强、彭齐鸣、乔乃琛、兖矿集团总工程师孟祥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胡振琪、山东大学教授刘建、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教授郭广礼等国内专家作了采煤塌陷地治理专题报告。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院长、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谭现锋代表承办单位作了鲁南院概况介绍及自然资源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创建情况汇报。
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煤炭工业局有关业务处室领导,中国矿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相关专家,济宁市委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城乡规划局、市煤炭局、市太白湖新区管委会,菏泽市煤炭局、枣庄市煤炭局、滕州市煤炭局,鲁南院和各矿业集团代表余人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