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紧紧抓住党性教育永恒主题,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党员干部为重点,不断提升新时代党校工作水平。
01
落实主体责任
全面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一是做到“四个纳入”。滕州市委十分重视党校工作,将党校工作纳入市委整体工作部署,纳入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党的建设工作要点,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纳入对镇街和市直部门考核。围绕“示范党校建设”,市委书记到党校调研规划建设,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校工作。
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校工作
二是强化支持保障。坚持内强外引,引进4名高学历人才,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上级党校及高等院校等进修学习,聘请42名本地专家、先模人物、领导干部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几乎每次办班都邀请省委党校和枣庄市委党校领导专家来滕授课,同时择优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今年名领导干部走进市镇两级党校,解读上级政策、讲解落实措施。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增加市镇两级财政预算,加大滕州市管党费支持补助,今年仅市委党校就投入万元改善软硬件设施,提升办学条件。
邀请高层次专家来滕授课
三是健全基层党校体系。充分利用闲置用房、党群服务中心及乡村振兴基地等资源,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计划、有制度“五有”标准,建设改造基层党校分校24处,建立多元化的“党校+”平台模式,着力构建功能完备、覆盖广泛的基层党校组织体系。
基层党校分校建设
02
坚持党校姓党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筑牢思想阵地。突出政治立校,严格落实党校工作条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主课、摆在最突出位置,全面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布局,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
开展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
二是突出党性教育。创新设计政治理论教育与基层鲜活案例相结合的“5+X”课程模块,开发精品课程30项,实行集体备课、审课试讲制度,构建务实管用、特色突出课程体系。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课程研发、现场教学点开发、宣传推介,加快建设墨子鲁班创新发展干部教育基地,提档升级鲁南抗日起义纪念馆、龙泉街道党员政治生活馆等6处党性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
▲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三是深化党性淬炼。注重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突出党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在全市深入实施共产党员“淬火提质”行动,打造“淬火”阵地66处,开发“淬火”课程92门,建立72人的“淬火”师资库,努力锻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截至目前,今年已举办“淬火”培训余期,培训党员干部4万余人次。
开展“淬火提质”培训
03
聚焦主责主业
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是突出培训重点。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9+2”改革攻坚任务,聚焦滕州八大产业发展需求和干部能力素质短板,精细设计培训内容、精心选定课程师资、精准选调培训对象,灵活采用“大课+小班”“线上+线下”“周末课堂”等形式,先后举办优选青年人才、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等培训班10期,推送线上“云”课堂11期,培训党员干部余人。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率先举办全市首个线下培训班,并借助钉钉平台,实现枣庄市余名组工干部“线上”共享培训课程,实现培训成本最小化、覆盖面最大化。
↑“线上+线下”开展培训
举办各类培训班
二是丰富平台载体。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规划设计了创新驱动与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7条教学线路,打造滕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墨子纪念馆等54个现场教学点,连点成线、聚线成面,实现了“菜单式”选课,模块化教学。“七一”期间,对鑫迪家居工业4.0智能制造产业园等8个首批教学点,进行现场授牌,形成了“授牌一批、影响一批、成长一批”的示范效应。今年以来,先后承办枣庄优选青年人才、选调生、丰都县东西扶贫协作等6次现场教学,培训党员干部余名。
承办现场教学
三是严格教学管理。健全党支部管学、组工干部督学、党校教师促学、凡训必考“三学一考”教育培训管理模式,每期培训班都组建临时党支部、班委,课前咏唱红歌、课中交流研讨、课后教学评估。同时,将干部培训表现作为干部考察重要途径,由组工干部全程跟班管理,近距离、多角度考察了解干部,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入学考试
▲课前咏唱红歌
原标题:《滕州市:坚持党校姓党,不断推动新时代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