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飚写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的信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534581.html

5月29日,一心堂总裁赵飚发文,直指当下药品零售市场的瓶颈与痛点,话题令人深思,观点令人振奋。

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位领导:

您们好!

最近以来,随着央视在3.15曝光药店执业药师挂证的问题以后,各级药监管理部门都下发了相关的各种规定,安排了多项检查工作。面对现在这样的局面,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药品企业经营的工作者。我有几句心里话很想说一说。

//第一句话:药店是中国梦、健康梦的重要建设者//

中国梦、健康梦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有鸦片战争的悲痛,都有东亚病夫的耻辱。每当想起那些过去的辛酸历史,我们都很痛心。所以,医药行业只要是真正有责任心的企业家,都怀揣一颗实业报国、产业兴国的心,都渴望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梦、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西方国家对我们虎视耽耽,不断想强加给我们各种不平等的待遇。防范着中华民族崛起。我们国家自己内部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大量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各种社会乱象层出不穷。中国人民的健康还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我们想为改变这一切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医药零售业对一个国家而言是有重要价值的。首先医药行业是对一个国家很重要的产业。它关乎这个国家人民的健康。其次,药品零售业是医药行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医药零售业中有机会产生出世界级的企业。在全球不到家年销售千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中,就有一家是美国的药品零售企业CVS。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持续支持,那在中国的药品零售企业中也有机会产生出CVS这样的大型企业。

事实上,药品零售企业是可以对中国的健康梦有所作为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理经济情况复杂、且还是发展中国家。过去沉积的与医疗药品有关的问题太多。人民的健康面临着大量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作为医药行业的重要构成部份,药品零售业可以通过管理提升、技术进步、模式优化、员工培训等各种方式提升整个中国的药品零售行业的水平。而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则有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支持帮助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就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解决健康问题,就是实现中国的健康梦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二句话:中国的药店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成绩是主要的//

无论是看待一个人,还是看待一个组织,再到看待一个群体。都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好与坏的判断。针对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大家的看法分歧是比较大的。到底如何看待中国的药品零售业,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总体而言,我认为中国的药品零售业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成绩是主要的。

首先,中国的药品零售业还是有很多问题的。中国的药店良莠不齐,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怎么好的。有负责的,也有不负责的。有些药店还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甚至还有一些药店在卖假药劣药回收药。中国的药店总体数量偏多,规模偏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等等。但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行业里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是中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逐渐成长起来必经的过程。我们应客观理性地去面对这一基本的情况。

其次,中国的药品零售业二十年来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的。中国的药品零售业是从上世纪未开始大规模发展的。那个时代的药品零售业与现在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一是市场垄断,药价高。二是品种短缺,可供病患者选择的药品很少。三是从业人员敬业程度很低。大量人员在吃大锅饭,混日子,服务态度差。四是很多缺医少药的地方,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药品供应严重短缺。大量的农村人口生了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后。这些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整体药价还是在上涨,但那更多是中国物价整体上涨带动起来的。而药店经营人员的整体素质、服务态度、专业水平等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整个药品零售业的综合运营效率与过去相比大幅提升了。另一方面,大量过去缺医少药的地方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药品供应。广大的农村病患者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是广大药品零售从业人员努力工作的结果。

再则,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面地成熟规范起来。随着GSP管理的推进。中国的药品零售业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的药品零售管理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管理标准不清晰,管理技术落后。二十年来,在各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持续推进下,中国药品的经营管理规范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药品零售企业的硬件设施大幅改善,管理越来越规范。软件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在过去的二十年来,一批中国的药品零售企业逐渐成熟起来。有多家企业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药品供应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大事。中国应该有一批自己的民族企业能够承担起中国优质的药品供应的责任。而现在这样一批企业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中国的药品零售企业已经开始具备与国外先进的药品零售企业抗衡的能力。在中国不断面对各种国际压力的现在,中国药品流通企业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第三句话:处方药的管理面临结构性问题,不应回避//

再就是想说一下处方药管理的问题。中国的处方药管理面对的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抛开整体结构,只从单一维度,单一角度,单一问题去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现在各个政府部门的各级机构对这个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视而不见,一直去盯结构中的分支问题。这并不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这个结构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医药分开的问题。这是最大的结构问题。医药没有分开,整个社会分工的基本结构没有完成。医院,以药养医生的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之下,医院。从目前多轮医改之后,医院里内流转这一基本事实可以看出来。医药分开并没有实现。而医院的处方流不出来,社会药房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就是一个伪命题。医院处方流出来与药店凭处方销售药品是一个前后的流程。前面的流程没有走通,强行要求后面的流程走通。就象大楼没有建好第一层,就要去建第二层一样。没有可操作性。

其次是处方药销售与执业药师审方的问题。医院里流出来,那执业药师审什么方?执业药师没方可审,那又强制要求每个药店要配一个执业药师干什么事?这从逻辑上来说就没法说得通。

再则是各方利益问题。这么一个简单的流程为什么几十年就跑不通呢?为什么上到国家总理下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地推动却就是推不动呢?因为其中涉及很复杂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并非通过行政指令就能轻松解决的,一定得实事求是地去进行梳理。要兼顾到各方的利益诉求。基中特别是医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好医生的待遇问题。这个结构很难打破。其它包括政府、药厂、批发商、医院、药店等各个方面也应该找到有效的调整方式。这样,医药分开才可能真正有效落实。

还有就是广大民众的用药需求与习惯改变的问题。目前,医院而民众又有大量的购药需求的情况下,如何及时有效地满足公众的用药需求?中国目前的药品供应模式,无论对错,已经运行了多年。总体而言,这些年药品销售最主要的问题是销售假药、劣药、回收药,滥用抗生素这几个方面。而销售假药、劣药、回收药与处方和执业药师关系都不大,滥用医院。药店也有一定责任。滥用抗生素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是要医生不随便给病患者开方使用抗生素,广大民众有谨慎使用抗生素的认识。大量的慢病患者原有的购药习惯与购药需求还是可以通过药店来实现的。毕竟中国的人口总数太多。历史一再证明,中国大量的事都并不能够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方式。

面对这样一个结构性的复杂问题。应该由全社会的医药行业同仁共同创造性地去寻找解决办法。找到一个对整个社会的民众健康最有效的方法,找到一个各个利益相关者都能接受的方案。

//第四句话:多从“我们”的角度寻找方法,少从“你们”的角度指责过失//

在医药零售业面临很多结构性的问题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在相互指责。政府领导指责药店经营者不按政府要求规范经营,盲目扩大规模,钻监管的空子,为了短期利益而投机取巧等。而药店经营者又指责政府领导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无法执行的情况下,这么多年又不去修改政策法规,只是放任药店野蛮生长。在药店发展起来以后,又突然要求按不可行的政策法规执行。结果搞得整个行业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但这些指责是没有意义的。任何现状的形成,都有其历史形成的客观原因,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如同黑格尔说的存在即合理,虽然未必对,却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中国药品零售业的现状,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里逐渐形成的。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由持续的目标、变通、相互妥协、适应、实际问题的解决、个性化的方案等最终形成。经历了很多任的各级政府领导,经历过大量的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持续实践。所以指责现状形成的原因已经毫无意义。最重要的还是找到解决方案。如果我们陷于去找责任、找原因,不断地去指责“你们”有什么问题,“你们”犯了什么错误,那可能就永远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陷入无休无止的相互指责。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大家应该把问题看成共同面对的问题。多从“我们”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核心问题是让广大民众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至于处方问题也好,执业药师问题也好,都是具体的方法问题。根本的还是民众健康问题。民众的健康问题,一定不是“你们”的问题,一定是“我们”大家的问题。立足于这个基本点,就能够有更开阔的思维,更积极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句话:执业药师的缺口比领导们以为的要严重得多//

执业药师的缺口问题其实比很多领导以为的严重。这是很多领导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存在的一个误判。

这个误判的原因是目前执业药师的总数与药店数的对比使领导们产生的错觉。这主要表现在这个方面。

首先是地区差异。中国的教育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教育水平高的省份与教育水平低的省份,考取执业药师的数量是有巨大差别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高考对不同的省份要求的录取分数线是不一致的主要原因。高考是分开了,同样的学校按不同的分数线录取。执业药师的考试却没有任何差别。教育水平高的省份与教育水平低的省份考执业务药师的要求是完全一样的。这就使教育水平低的省份在执业药师的配备上存在着巨大的困难。

其次是城乡差异。城市与县乡的人在教育水平方面又面临巨大的差异。其差别类似于地区差异。

再则是考试者与从业者的严重脱节。事实上,中国虽然有过百万的执业药师,但这些人有很大一部份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到药店去工作的。医院的、药厂的、政府部门的,以及各行各业里考试比较厉害的人。有很多人从上学时期就很擅于学习考试。而中国在过去要求药店必须配备执业药师以后,他们就赁着自己擅于学习考试的能力,去考一个执业药师到药店去挂证获得一份收入。他们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挂证,而不是要去药店工作。现在的执业药师里有很大一批人都是这样的。把这些人剔除,真正到药店工作的执业药师的数量依然是严重不足的的。而作为药店,并非不愿去聘用执业药师,也并非不能提升执业药师薪酬待遇。而是真的就没有那么多真正愿意到药店从业的执业药师。

所以,对于执业药师的真实情况的了解,是目前政策执行中应该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六句话:应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