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滕州未来蓝图亮出大城气象 [复制链接]

1#

●确立“一核一圈三区多点”的市域空间结构和“一主两副、双轴引领、廊道间隔、组团发展”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构建“一区引领、八园突破”的产业发展总体框架和“环、廊、点、线”一体的绿色网络

●塑造“微湖五河连青山,一塔九带映滕城”的空间意向和城市风貌

近日,《滕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顺利通过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据此规划,滕州城区在年前将城区面积扩大一半,届时城区面积将达到平方公里,滕州全市人口将超过万人。

在此规划中,滕州市确立了“一核一圈三区多点”的市域空间结构和“一主两副、双轴引领、廊道间隔、组团发展”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构建了“一区引领、八园突破”的产业发展总体框架和“环、廊、点、线”一体的绿色网络,并积极塑造“微湖五河连青山,一塔九带映滕城”的空间意向和城市风貌。

“一核一圈三区多点”的市域空间结构:“一核”即主城区,全市的发展极核,提升服务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一圈”即近郊都市功能圈,涵盖主城区及东沙河、洪绪、姜屯、龙阳、南沙河、鲍沟等近郊功能节点,形成高度一体化的都市化地区。“三区”即北部旅游及生态农业、中部都市产业、南部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三大主体功能区。“多点”即市域内特色镇、重要功能区等各类节点,形成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支点。

“一主两副、双轴引领、廊道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两副”指的是城市综合服务中心、高铁新区副中心和北城新区副中心。“双轴引领”指的是东西方向沿荆河大道城市服务集聚发展轴和南北方向沿善国路城市产业创新发展轴。“廊道间隔”指的是三条京沪交通走廊、四条生态水系廊道和七条绿色隔离带。“组团发展”指的是在中心片区、城北片区、高铁片区、城南片区、城西片区形成主体功能、混合用地的空间布局。

“五区五带多廊”生态安全格局:“五区”即龙山-莲青山生态保护区、狐山-羊山生态保护区、黄连山生态保护区、红荷湿地生态保护区、滕西生态恢复区。“五带”即界河-小龙河生态保护带、北沙河生态保护带、秀美荆河生态保护带、郭河生态保护带、薛河生态保护带。“多廊”即市域内主要河流和交通设施干线两侧建设多条绿色生态廊道,形成“生态绿网”和“水域蓝网”两网交融的生态格局。

在市域综合交通规划方面,提升京沪高铁滕州东站、京沪铁路滕州站的集疏运能力,预留滕费城际铁路、济南-泰安-曲阜-枣庄城际铁路线位。建设枣菏高速,设滕州西、滨湖两处出入口,预留跨京台高速东延线位。实施京台高速城区段高架工程和滕州出入口北移工程。重点建设滕州新港、盛隆港、微山湖红荷风景区旅游码头。重点建设滕州新港、盛隆港、微山湖红荷风景区旅游码头。构建“六横七纵”公路网络。(记者孙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