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山东省年度法治为民十件实事推介发布会在济南召开。枣庄市滕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靖波推介了“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检察机关办理南四湖流域滕州辖区煤矿企业外排矿井水污染物超标行政公益诉讼案”。
检察机关四级联动,多措并举
硫酸盐、全盐量超标治理难度大、投入多、后期成本高,煤矿企业缺乏主动性。检察机关在对南四湖流域公益受损案件线索摸排期间,发现滕州境内共有煤矿企业15家,现有污水处理设备无脱盐能力,外排矿井水硫酸盐、全盐量超标。大量高盐废水汇入南四湖,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污染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
检察机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能动司法,围绕南四湖生态环境治理,以办案成效推动建立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修复生态的同时保障企业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针对煤矿企业硫酸盐、全盐量超标问题,检察机关四级联动,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综合运用座谈磋商、公开听证等手段,督促各部门积极履职,引导企业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外排废水硫酸盐及全盐量超标治理工作,助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四项措施推进问题解决
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分别就专案工作向党委政府作出汇报,山东省委和枣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滕州市政府就存在问题的煤矿逐一督导,召开南四湖生态环境整改落实座谈会,听取相关案件的办理情况,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局面。
筑牢案件化办理基础。一是依法调查行政机关履职情况及公益受损证据。先后多次到环保部门调取执法记录、询问执法人员,查阅执法卷宗,了解矿井水超标排放现状及环保等行政机关执法履职情况。二是与行政机关进行有效磋商,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滕州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与环保部门召开磋商会议,就煤矿企业在治理硫酸盐、全盐量超标存在的困境及治理路径进行深入交流。三是前往煤矿企业实地调查。最高检南四湖专案组两次到滕州现场督导办案,枣庄、滕州两级检察机关多次前往辖区各煤矿现场查看除盐设施运转情况。四是做实检察环节的整改验收。检察机关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签订委托检测协议,对整改后的水质多次进行检测验收。
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一是联合召开推进会,形成治理合力。在检察机关推动下,滕州市政府召集相关职能部门、15家煤矿一把手参加会议,明确行政机关与排污企业法律责任、限定整改期限。二是督促制定“一企一策”治理方案。根据企业产量、除污设施建设等不同情况,督促制定适合每家煤矿的“个性化”脱盐治理方案。三是督促强化执法监管。通过诉前程序、个案磋商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执法检查80余次,提取外排水样余份进行检测,督促行政机关对相关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公开听证依法结案。为评估煤矿企业整治效果,回应社会关切,省检察院对案件整改效果进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公益观察员、专家学者担任听证员。听证员对检察机关的办案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就做好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提出了意见建议。通过公开听证,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保护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