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dianping.html
鲁网3月10日讯(记者杜方奇)3月10日上午,枣庄市召开“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双“20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邵士官致发布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公丕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桂良,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季冬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安军担任发布人。会议由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孙海鹏主持。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保障和支撑,季冬勇简要介绍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是如何在自然资源要素方面保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顺利开展的。
他讲道:土地等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去年以来,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全面向“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倾斜。
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科学做好用地保障。首先,在年度新增计划指标使用政策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去年年初主动预支新增指标保障了金晶玻璃、恒仁玉米等一批省市重点工业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其次,以省重大项目为抓手,多次赴省厅专门沟通汇报,争取省统筹新增计划指标亩,全面保障省重大项目新增用地需求。第三,建立科学的统筹规则。使用市级统筹指标亩,及时保障了世纪大道提升段、薛城区青啤配套、高新区人民电器双创园、滕州市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经过多方筹措,全市土地要素资源全面优先保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及“双十镇建设”战略实施。年全市共批复新增指标亩,其中保障了省、市、区(市)重点工业项目53个,使用新增指标亩,占比64%,保障双十镇和乡村振兴项目新增指标亩,占比31%。同时,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统筹衔接各类园区发展边界,在现状建设用地基础上,拟将产业区开发边界扩大30%,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预留充足空间,促进集聚发展。积极推进“两规”一致性调整,主动加强规划过渡期服务保障。年完成8个批次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方案批复或上报,保障各类项目38个、余亩(其中包含各级重点产业项目26个余亩);完成4项中心城区“两规”一致性处理方案审查上报,保障各类项目26个,拟保障项目用地余亩。
二是坚持节约集约,丰富产业用地供给方式。多措并举,推进低效用地盘活。明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建立台账,摸清原因,多措并举分类处置,逐宗销号。年全市完成闲置土地整改销号41宗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亩,共核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枣庄高新区被列入全省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示范区。为满足企业和项目建设的需求,我们坚持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全年以弹性年期方式出让工业用地40宗亩,以长期租赁方式供应建设用地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推进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农村闲散土地,去年全市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8宗亩,全部为工业用地。
三是坚持流程再造,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我局牢固树立“便捷、高效”的服务理念,对工改系统涉及规划审查的审批流程进行“颗粒化”拆分,通过合并审批事项,规范公示程序、制定豁免清单、实行数据共享、实施多测合一、规土联合验收等手段,切实减少了审批环节,压缩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理效率。在不动产登记方面,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为目标,优流程、减环节、减时间,通过网络互通、数据共享、网上核税、网上缴税等手段,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一窗办结”“立等领证”新模式。将不动产登记大厅“综合受理”窗口统一调整为“综合办理”窗口,将原来的受理、缴税、收费、领证4个窗口职能整合到“综合办理”1个窗口完成,由原来的4个环节压减到现在的1个环节,实现“一窗办结”。同时,为减少企业群众办事时间,通过提质增效,不动产登记业务在原来1个工作日办结的基础上,全部压减到2小时内办结(除政府统一组织的不动产登记和非公证继承的转移登记之外的其他登记业务),实现“立等领证”。“一窗办结”做法全省领先,受到了省营转办和省自然资源厅专刊推介。
下一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坚持项目导向,建立常态化的土地要素对接机制,进一步提升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质效,全面做好“土地指标跟着项目走”。统筹细化全市补充耕地任务,全力解决占补平衡指标,坚决做好资源保护和要素保障文章。积极探索推进供地改革,稳步推进“标准地”出让,多渠道多举措拓展工业用地规模,保障全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