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枣庄滕州级索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让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www.znlvye.com/m/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8日讯3月18日,枣庄召开全市高质高效农业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枣庄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枣庄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以及各区(市)分管副书记、副区(市)长参加。上午观摩团第四站观摩级索镇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

级索镇位于滕州市西部,总面积80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人口10.5万人,共有耕地7.8万亩,常年种植小麦5万亩,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镇、国家投融资模式创新小镇。

近年来,级索镇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粮食生产安全部署要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了粮食高产稳产、农业增产增收。被列为农业部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山东省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

院士攻关高产之基

级索镇地处滕西平原,土肥地沃、灌溉便利。但受种子、技术等制约,八十年代小麦亩均单产不到公斤。年,经山农大教授引荐,时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首席小麦专家余松烈到级索镇开展高产栽培攻关研究。余教授选择农技站一间仓库作为办公室和宿舍,筚路蓝褛、苦心攻关,使级索镇小麦生产一年一个台阶。年级索镇被列为山东省“三0”工程实施基地,年小麦亩产一举突破公斤。年全国小麦春季麦田管理现场会参观了级索镇现场。年建立了山东农业大学首个作物科学博士生实验基地。年小麦最高单产达到.9公斤,获山东省“粮王大赛”总冠军,创造了全国冬小麦最高产纪录。30多年来,余松烈院士生前及他的弟子、同事均与级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农技人,奠定了粮食高产创建的基石。

藏粮于地创建之技

近年来,级索镇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承担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6个,对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由镇、村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加强后期管护,确保长久发挥效益,全镇耕地全部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沟路渠、桥涵闸相配套的高产稳产田;推广免耕直播、水肥一体化及滴管、喷灌等新型灌溉方式技术8项,全镇小麦良种覆盖率、包衣率,测土配方施肥率、主推技术到位率、小麦精播率均达%,实现了精种高产技术全流程覆盖。年以来,全镇小麦保持亩均单产均超过公斤稳产水平,素有“山东小麦看滕州、滕州小麦看级索”的说法。

良种繁育增产之本

以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为依托,以镇农技站为龙头,建立“三圃田”6亩,一级种子田1.1万亩,先后承担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新品种展示试验3个,试验示范新品种97个,繁育推广济麦22、良星66等小麦新品种5个,年外销小麦良种万斤,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余万元。

规模经营增收之力

近年来,级索镇实施集体经济发展“红色合作社”的书记工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每个党支部领办一个合作社,目前共建成专业合作社50个,其中,粮食种植合作社45个,完成了18个村土地整建制流转。对整建制流转的土地,鼓励发展种子田,增加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全镇建有农机、植保、农技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3家,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3.5万亩,做到了统一测土施肥、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病虫防治等“六统一”服务。通过合作社规模经营,平均每亩增收—元。目前,全镇50个村中,集体经济过10万元的村18个,过万元的村5个。

闪电新闻记者李永文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