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沈 林
烈日炎炎,暴雨滂沱,不管天气如何恶劣,外卖员总是努力让每一份餐食准时送到你的面前。尤其对于年轻人,外卖更是成为一种生活必需。
然而,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外卖配送员,有时却难以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带来的尊严。日前,山东枣庄一间网吧门口贴出一张告示:“外卖与狗不得入内”。公告随后在全网引发热议。
01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份告示的文字内容,将外卖配送员和狗对应起来,侮辱意味明显。
舆论发酵后,滕州市文旅局迅速介入调查并发布公告,责令展业网吧负责人公开致歉。
该网吧为何会张贴这样一张告示?经查,原来是网吧工作人员和外卖人员就进入网吧问题产生纠纷,网吧工作人员一气之下张贴了该告示。滕州市文旅局后对网吧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责令其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诚挚道歉。
网吧负责人迅速承认错误,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低,知识浅薄。
这份致歉信倒是一语中的,网吧负责人的确是知识浅薄。
因对外卖人员不满,便将个人恩怨升级到对整个行业的侮辱,工作人员的行为不仅不道德,还涉嫌违法。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02
然而,像这样对外卖员人格权的侮辱已经不止一起。
去年,一名微博博主发布视频称,其在进行外卖员职业体验时,身着外卖员工作服去北京SKP商场取外卖,被拒之门外,保安称“穿外卖工作服无法进入”。“商场有权拒绝外卖人员进入吗”引发热议。
SKP商场是北京知名高端购物场所,围绕着这个商场的形容词还挺唬人——世界第二的超高水准,北京最“壕”奢侈商场……
然而,天眼查数据显示,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曾多次被行政处罚,违法类型包括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产品)冒充合格商品(产品)等。
也是十足讽刺。
况且,一个服务场所这么做真的合适吗?看看网友们的吐槽:
舆论发酵后,北京SKP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SKP对于顾客和工作人员设立不同的进入通道,外卖骑手在内的各工作人员需按规定统一从员工通道进入;各大门为所有顾客专门开放。
看似自有主张,然而,SKP的商家立马打脸了这份声明:SKP商家是不允许外卖的,更别提有外卖动线了。
视频制作者
曹导也在后续报道中表示,自己拍视频的时候,北京已经四五十天没有新增病例了,没看到商场门口有提示牌。“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商场工作人员跟我说有专门的外卖取餐点。”
这起事件曝光后,又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外卖员穿制服带老婆逛商场被拒绝;外卖员不允许乘坐写字楼电梯,只能跑楼梯送餐;兼职闪送的小区业主因为骑着闪送的车被自己小区的保安拒绝入内……
03
种种怪象背后,本质是对外卖员、快递员等行业从业者人格权的蔑视。
法律从业人士表示:“经营场所的限制是基于职业价值进行的隔离,属于制服歧视,违反了《宪法》尊重人格尊严的精神,这种限制不具有正当性。”——面对大众的经营场所,为什么只是穿了一套外卖骑手的衣服就不能进?这太不尊重人了。
对于这种现象,也有商场工作人员诉苦,因为外卖员步速快,会撞到顾客,商场以往接到过顾客的投诉,现在的规定也是为了给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
外卖配送是近些年来逐渐火爆的新业态,如果相关从业者,尤其是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能够设置出既能方便外卖员取餐,又能给到消费者好的体验的举措,这当然两全其美。但如果只是粗暴地一刀切,那带来争议也是难免的。
最后,笔者想说,不论是快递员还是外卖员,都是近年来引发舆论争议很多的职业。作为新业态,争议总是伴随着进步,如果我们能够彼此多一些尊重和体谅,多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让每一个劳动者在自食其力时感受到尊严,整个行业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