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团建攻坚丨基层团建创新工作案例滕州篇 [复制链接]

1#

为全面提升基层团建科学化水平,进一步释放基层组织活力,按照《关于开展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枣庄团市委在全市启动了团的组织工作创新竞赛,鼓励全市各级团组织探索创新新时代团建工作的新路径新载体,以改革创新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经过前期申报、组织实施,我们围绕“乡村好青年”“青工委建设”“推优入党”“两新团建”等课题,择优编发了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性、实效性、示范性的基层团建创新工作案例,以期供大家交流学习、借鉴提升。

滕州创新实施“三三”工作法

构建“一体多元”区域化团建新格局

滕州团市委聚焦提升团的组织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区域化团建工作,通过创新实施“三三”工作法,不断促进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阵地共用、工作联动,使基层团组织载体更新、触角更长、服务更活、作用更强,构建形成覆盖市、镇街、村居、企业四级网络的“一体多元”区域化团建新格局。

一创新机制,构筑“一体化”工作格局

按照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各领域融合的思路,形成了区域化团建在搭建平台、构建机制、整合力量上的“三大联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搭建联动平台

滕州市委组织部、滕州团市委联合制定印发了《滕州市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积极推进青年工作委员会建设,21个镇(街)全部建成了以党委副书记为主任的青工委,打造纵横交织、适应新形势的青年工作体系,并于近期全部完成人员调整,将辖区内重点单位、学校、医院、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团组织负责人作为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指导和协调辖区内青年工作,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团建、共同服务青年,强力推进区域化团建。

构建联动机制

在区域化团建中,滕州团市委充分链接资源,坚持党建带动,将区域化团建纳入党建的整体格局,吸收党建资源,结合镇街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建设的工作载体、工作阵地等有益的探索和宝贵的经验,实现党组织和团组织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同时,强化“区域+领域”双核驱动,建立镇街辖区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领域团组织的工作协同机制,双向建立资源、需求、项目清单,实现条块精准“交织”,促进区域内青年互动、工作联动。

整合联动力量

在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滕州团市委还大力培育志愿者队伍和各类社会组织,引进专业社工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和区域化团建,实现了行政力量、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聚指成拳”,探索形成了“团干部+专业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提升共青团工作社会化、专业化、项目化水平。

二共建共融,形成立体多元的聚合体系

滕州团市委通过党团阵地共用、群团资源共享、多元阵地开发等“三项措施”,不断健全巩固青年工作委员会这个“核”,着力构建团组织立体多元的力量聚合机制,通过为“核”赋能,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的。

党团阵地共用

坚持党的阵地建设到哪里,共青团工作阵地就跟进到哪里,积极构建基层党群建设的物质依托。在各区域内的党员活动场所配建团组织活动阵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遍设置了青年之家、志愿者服务站等功能室,全市共建成青年之家30余个,实现党组织和团组织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联办。

                                群团资源共享

探索区域内社区、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五位一体”的资源互补式工作路径,整合物业公司、共驻共建单位和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项目和资源,真正实现区域内各级组织资源效益最大化。比如在科圣路社区,利用7家驻地共建单位捐赠的价值万元的科普设施等资源,建设了墨子科普体验馆、消防安全体验馆、智能家居体验馆等7个科普场馆,同时建成青年之家,为社区开展青年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实现了团组织与社区党群组织“同频共振”“同台唱戏”。

                多元阵地开发

有效融合、开发社会各方可利用的阵地资源,为区域内广大团员青年所用,促进青年之间的交流沟通。比如,我们在大众书局打造了最具文艺范的“青年之家”。同时,进一步扩大组织覆盖。在健全机关、国企、学校等传统领域团组织基础上,依托街道社区、园区、商圈等,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大力推行支部建在园区内、建在楼宇上、建在市场中、建在协会里,今年已建成社会组织团支部1个,非公企业团支部1个。

三提质增效,激发区域化团建新活力

滕州团市委围绕“基本职能、青年诉求、党政中心”三个重点,将区域内各类团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纳入到大团建格局,通过创新开展服务辖区、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等“三大品牌”活动,形成了以基层团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团建“共同体”。

区域化团建更加有力

一方面,整合信息资源。各镇街通过建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