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与爱同行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编者按今年以来,我区全面启动“三个一万亩”建设和地域品牌创建工作,集中优势产业、优质产品,做大体量,做强品牌,着力打造高端农产品供应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开创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不断提升峡山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乡村振兴“峡山样板”和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新华社、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潍坊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12月6日,新华社刊发长篇通讯《峡山以“三个一万亩”建设擦亮现代农业名片》,深入解读我区“三个一万亩”建设典型经验做法。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今年以来,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窄等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开展了“三个一万亩”建设和地域品牌创建,在全区推广发展有机菜、有机姜、黑木耳三大农业特色产业。立足生态优势,峡山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提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促农户与市场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路径越走越宽。
龙头企业带动促小农户和市场有机结合
峡山区是由潍坊四个县市边缘地带组建的新区,基础差、底子薄。近年来峡山立足生态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攀升,年达到元,但仍比潍坊市平均水平低近元。而在存款方面,今年上半年,峡山区人均存款仅为2.8万元,相较于潍坊市人均存款9.2万元,差距明显。
峡山区党工委书记李华刚说,峡山农民收入低,根源是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足、模式不新、路径不宽。据了解,目前,峡山区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10万亩,还有近20万亩的大田作物,仍是一家一户,结构单一的种植模式。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峡山区作为山东首个以生态经济命名的开发区,有山东半岛“绿肺”之美誉,这就决定了峡山必须走绿色生态的产业振兴之路。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峡山区通过深入调研认为,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现代农业已成为峡山的一张亮丽名片。其中,山东新和盛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神州姜窖已成为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生姜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康净园食用菌基地成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金针菇食材独家供应商。但这些农业龙头企业目前仍处于单打独斗的态势,带动作用、聚集效应未充分显现,从企业到农户、从生产到销售、从运营到推广的全链条、全方位农业产业体系还不够健全。
为此,峡山区启动了“三个一万亩”建设工作,拟用三年时间做大做强有机蔬菜、有机姜、黑木耳三大农业特色产业,逐步把峡山打造成高端农产品供应区。
坚持示范引领激发农民动力
为推进“三个一万亩”建设工作,峡山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一是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利用企业对市场的调节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减少市场波动对农户的影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小农户与市场有机结合。
10月中旬,峡山区有机姜融合创新产业园采用基质栽培的75亩有机姜,实现亩产量约斤。这个产量虽不及大田姜的一半,但在峡山区有机姜产业发展科技总顾问张其录看来,这已经是“丰收”。经过专业机构检测,有机姜不但在农残方面远远优于普通大田生姜,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的姜辣素的含量更是达到传统生姜的四五倍。
峡山是生姜主产区。传统的大田种植劳动强度大、收益低,还影响土质。年,张其录和产业园负责人孙建涛开始试验用基质种植有机姜。“当年种了十几亩,每亩投入了多斤姜种,却只收获了多斤生姜。”此后,他们不断改良栽培基质配方、种植技术和日常管理,生姜产量开始稳步增加。有机姜质优价高,但是产量如果上不去,老百姓不买账,规模化种植是空谈。
种植技术成熟后,园区建起高标准现代化大棚,由农户来承包种植。园区统一设施投入、技术指导、品牌销售。农户姜言平承包了产业园17个大棚共25亩有机姜。“园区以每斤6.5元的价格对有机姜回购,除去每亩1万元的承包费和1.5万元的后期生产投入,每亩纯收入1.5万元。”他说。
56岁的姜言平种了十几年生姜。原来夫妻俩种七八亩大田生姜,杀虫、除草、灌溉……几乎每天都要在地里。而现在,夫妻俩管理25亩有机姜却很轻松。“基本不用杀虫除草,浇水时在家里拨个电话,棚里的机器就自动完成,经常好几天不用过来看。”
产业园负责人孙建涛说,园区的大棚内统一配置了物联网设施,自动检测营养、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可自动施肥、浇水等。“下一步我们会把有机姜种植面积扩大到亩,土地已经流转到位,亩产目标是0斤至斤。”孙建涛说,目前又有20多户村民明确要承包大棚,未来产业园将带动更多农户进入有机姜产业链条。
郑公街道东山甫村村民高增臣去年关掉了经营多年的养殖场,改建黑木耳大棚,试种黑木耳,仅秋天一季就收回了种植成本。尝到甜头的他又新建了2个黑木耳种植大棚。年秋木耳、年春木耳共种入菌包7.6万个,年生产木耳0余斤,两茬收入20多万元。
为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潍坊创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各种植基地和种植户签订了黑木耳种植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全程免费技术指导,并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29元/斤,最大程度让利于民。峡山区通过建设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以技术支持、产品统销等形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培养黑木耳种植“土专家”,不断放大示范效应。仅在太保庄街道就吸引种植户承包种植大棚39个。
目前,优渥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的“有机汇”品牌畅销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已具备“品牌价值”+“技术标准”+“订单需求”的整合输出能力。下一步,企业技术人员将定向帮扶指导,带动峡山新增有机种植园区或合作社掌握种植技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有机农产品。最后,以优渥“有机汇”品牌面向全国一线城市高端市场进行销售,解决新增有机园区或合作社的产品销售难题。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造高端农业品牌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峡山区注重发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蓝海农业科学研究院、兴旺种业、源宜基因等高科技项目、企业的作用,从源头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为满足现代农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峡山区聘请张其录为全区有机姜产业发展科技总顾问,并专门为他发放了突出贡献奖励。各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各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顾问的指导下,成立了专门技术队伍,从生产到管理等各个环节,定点包靠、全程跟踪、全面指导,及时解决推广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确保稳产增效、保障收益。
酒香也怕巷子深。峡山区在发挥生态优势,强化科技支撑的同时,认识到只有打造出响亮的品牌,才能快速打开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为此,峡山开展了地域品牌创建行动。
今年在峡山收购黑木耳时,来自滕州的批发商王艳玲遇到了一件暖心事。原来,她在收购称重时错把“市斤”当成了“公斤”,多支付了1万多元货款。当地的黑木耳种植户孙佳驯主动向她坦承事实,并退回了元货款。“因为跟车人员的错误操作,在设置秤的时候把市斤当成了公斤。做买卖,诚信为本,多出来的钱不能要。”孙佳驯说。
经过批发商的口口相传,峡山黑木耳品牌“闻名峡耳”慢慢在滕州这个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市场打响了名气。如今在滕州黑木耳批发商的圈子里,“闻名峡耳”不仅仅是一个质量过硬的品牌,还代表着一种诚实可靠的信誉,越来越多的批发商主动到峡山洽谈合作。
“诚信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诚信经济。我们从正向引导和反向惩戒着手,努力发挥信用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峡山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峡山区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围绕信用应用,重点抓好信息归集、平台搭建、信用产品创新等工作,开展诚信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活动,不断营造守信受益、信用有价的浓厚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由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共同实施联合惩戒,并定期向市级平台推送“红黑名单”,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难行”,为当地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新华社分析师叶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