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9日,在经过三年的沉淀积累后,“沈门七子.书法作品展”亮相南宁。墨香、花香、书香,香满绿城。
自年始至今“沈门七子.书法作品展”已分别在山东滕州、北京中国国家画院、江苏南京、山东济南、四川成都、甘肃张掖、北京国家博物馆等地举办七届。
已经成为当今书法界,万众瞩目的书法展事品牌。
本次展览共展出“沈门七子”——王厚祥、李国胜、刘京闻、周剑初、李明、张志庆、方建光精心创作的各体书法作品70余件。
他们在沈鹏先生提出的“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16字方针指导下,在导师曾来德先生精心关怀下,严格遵从沈鹏先生的教学理念,深挖传统,根植经典,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备受当代书坛瞩目的一个中青年书家群体。
开幕式由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李六玲主持,“沈门七子”向广西美术馆捐赠了七件精品佳作,广西美术馆馆长龙建辉先生,分别给七位书法家颁发收藏证书。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洪彪先生讲话,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洁女士讲话,广西书协主席郑军健先生发来贺电,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广西书协第六届主席、广西书法院院长韦克义先生致辞,对沈门七子近年来所取得的书艺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广西书协常务常务副主席刘德宏先生讲话,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美术馆馆长、广西政协书画院院长龙建辉先生致辞,广西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广西书法院副院长王祥伟先生讲话,王厚祥代表“沈门七子”致答谢辞;最后由自治区党委原书记陈辉光先生宣布“沈门七子书法展”开幕;有来自全国及广西各地市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
下午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几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研讨会由韦克义先生主持,七位书家重点围绕自己的学术主张、学书理念、临帖创作方法、对当前书法艺术发展的展望等方面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并对研习书法的爱好者们提出诚恳的建议,刘洪彪先生针对七子的艺术观点做出了精彩的点评,书法家们最后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得到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本次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部、广西书法家协会、广西书法院、广西美术馆联合主办;广西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会承办;8月29日至9月10日,在广西美术馆展出,将为秋日的绿城,带来一阵书法清风,带来一场传统文化艺术的盛宴。
据悉,广西美术馆迎来了史上最高规格的书法展
虽然天气特别的热
虽然扫码进入
也没有阻挡广西人民对书法的热爱
美术馆档次很高
建的也非常漂亮
在里面感觉很舒服很宽敞大气
几位作者也是拼了
把展览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大作品都拿出来捐给广西美术馆
就应该这样,把最好的给人家
要想传世
作品一定要捐给美术馆、博物馆
只有他们才会妥善地保存你的作品
放家里,下一代会换钱,不得不防啊
王厚祥同志的粉丝现在结构越来越多样行了
中间穿紫色衣服的
是广西书协原主席韦克义同志
也是这次展览积极的推动者
就是要把最好的书法展弄到广西来,这心胸!
冒着北方人要疯掉的酷暑
广西人民潇洒的前来围观这一盛大的书法活动
张志庆同志热的愣是把挺好的衬衣穿出了迷彩服的效果
火力真旺啊
周剑初同志忙着给人民签名留念
人帅人气就旺,一点办法都没有
方建光同志也挺帅
可能不太符合广西人民的审美
一个人坐在木头上撩小鲜肉玩
大家忙着在领书
然后第二个步骤是找喜欢的书法家签名
据说这书拿出去就一个涨停板
终于有一个志趣、审美、风格都相投的
跟李国胜合影
网上很多人纳闷龙开胜咋没有了?据说是因为工作身份不便
这不换上李国胜了嘛,就差俩字,都带胜!
这是捐赠作品之一
有人问我这是谁写的
我说你要是不看两边的姑娘
就知道谁写的了
广西我去过好多次
姑娘真的不错
没结婚的可以考虑娶一个广西姑娘,太好了,真的!
中间这位是廊坊书协秘书长高涛
这个展览都把他累虚了
单反相机都拍不清楚他虚弱的身子骨了
刘京闻说:你说话别离我这么近行不?耳朵嗡嗡的
李明同志现在是中老年妇女书法爱好者的偶像
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参加开幕式
要是在门口卖口罩估计生意也不错
这展厅真漂亮
我的好好写字好好赚钱
将来也去这里弄个展览
座位上都有名字
一瞥就知道来宾有多厉害
比如还有我的位置
姑娘说,都带上口罩,别吵吵了
咱们准备开幕,中午管饭!
这一块都是大书法家
很多时候展览的一部分功能是社交
老友相见分外眼红(都是喜悦的泪水)
沈门七子。不仅书风不同
个头、长相也都不一样
正如沈老所说:尊重个性!
广西书协常务副主席刘德宏比我还瘦
从这个角度再看一眼这些当代书法的翘楚们
他们无疑是在创作实践和创作理念上站在了时代前沿的人
开幕式即将开始
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同志云淡风轻的步入会场
冷不丁一看
有点像非诚勿扰节目
我原来说过
搞摄影真的很费裤子
尤其是大热天一定要穿一条结实的裤子
开幕式由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李六玲主持
事实证明
广西人民太热爱书法了
所以当年广西在中青展大获全胜就不足为奇了
沈门七子这几个人要多看看
牢牢记住他们的形象
要不以后显得你不专业
前排落座的领导和嘉宾们
不管多大的领导
都有朋友圈
所以都加入了摄影的行列
前排领导和嘉宾们
来一张正面的照片
这张也不错
不仅座无虚席
而且到处都是人
所以说广西的书法群众基础深厚且有底蕴
实在是让人眼红
这么多好作品都捐给了美术馆
有钱的同志不妨投资做美术馆吧,未来的投资方向
刘洪彪同志开始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如数家珍的把七位作者的来龙去脉包括小时候咋样都说了个底朝天
刘洪彪先生还在讲
?
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吕洁女士讲话
一扭头发现一位熟人
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广西书协第六届主席、广西书法院院长韦克义先生致辞,对沈门七子近年来所取得的书艺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广西书协常务常务副主席刘德宏先生讲话
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美术馆馆长、广西政协书画院院长龙建辉先生致辞
广西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广西书法院副院长王祥伟先生讲话
王厚祥代表“沈门七子”致答谢辞
我发现王厚祥同志面相越来越有喜感
这是大师相啊,多做护理,好好保养,一个大师长相也很重要的
最后由自治区党委原书记陈辉光先生宣布“沈门七子书法展”开幕
不好意思,照片拍虚了,下回改进
沈门七子与参加开幕式的大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开幕式结束了
同志们往里面冲啊
看展览去啊
不是这个展览哦
不过这也反映了广西对书法的高度重视
期待广西书法腾飞
展厅有点黑
不过作品写的不黑
记得沈鹏先生原来给沈门七子有一个题词
其中谈到坚持原创
是啊,书法从书法史这个纵向角度来看
也绝不是对前一代的重复和复制
而是创新,也唯有创新,唯有原创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或许,沈门七子今天的展览只是他们前进道路中的一个阶段
未来如何不可知
但是,沈鹏先生的另一个题词中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以为,审美的领先意识决定这一个书法家如何站在创作和时代的前沿
比如李国胜,他是从颜体楷书出来的
但是他没有默守陈规
也没有因循守旧
而是在行书尤其是魏晋行书和宋代行书上另辟蹊径
这种思路是值得学习的
有人说,他们的作品看不懂
事实上,任何专业性的创作都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
或许永远不理解
但高级的艺术也绝不是大多数人所能理解的
这有专业门槛在里面
我们看红楼梦也绝不是红学家们看到的红楼梦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成功和失败
当下或许无法判定得失
这不重要,我们抱着批评与欣赏的态度去慢慢理解
周剑初这件作品极具场感
适合在大的场合悬挂
一目了然,具有视觉冲击力和空间装饰感
对于艺术品的欣赏
我个人的理解是
多看展览,多看原作,多看高级的东西
久而久之,你的口味就提高上来了
方建光依然走的是俊秀路线
深受群众喜爱
不仅小字写的美,大字也字如其人
可见内心清雅
王厚祥这两年在偷偷变法
线条的丰富性大大提升
或许偷偷在明清上面找东西了
我觉得写大字行草书,明清依然是绕不开的一块肥沃的农田
就应该这么看展览
用心去看
用眼睛跟着作者的笔墨按照时间顺序往前走
展厅里七位作者尽可能的展现了自己各种书体和书风
这么大的信息量其实可以窥见
他们在创作中诸体衔接的脉络
看一个书法家的作品
我以为,要深入洞察他们作品中的蛛丝马迹
这样你就知道他们对于古人的取法以及取舍
这会对我们的学古提供很好的参照
很多人看书发展
在乎作品的内容是否读的下来
其实要多读技法多琢磨为什么这么写
内容,回家可以买本唐诗三百首去看嘛
欣赏,需要沉浸其中
唯有如此,才能感受到一件作品的情绪以及技法是如何表现情绪的
七位作者的创作我比较熟悉
他们八次展览我也基本都追踪过
见证了他们一路走来的变化过程
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们
不妨把他们以往每一届的作品也找出来看看
看看他们是如何蜕变的
这非常有意义
虽然他们是沈门七子
也许他们的创作观念受到了沈老的影响
但是他们在沈门之前已经具有了自己的创作观和雄厚的创作实力
现在,他们或许是在自己创作观的基础上
融入了沈先生的创作观
让自己更加丰厚和多元
所以正如一位作者说的
学习书法不用厚古薄今
今人也有很厉害的书法家
他们在继承传统上有着成型的理解
为何不拿过来参照呢
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是一个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同时也要善于学会找出别人的不足
这样你的内心就更加明白
尊重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
而不是武断地否定
很多人习惯性的否定别人
其实这是粗暴的艺术观
在展厅,刘洪彪副主席在耐心的讲解每一件作品
不妨多听听
然后去思考是否理解了
是否不认可
王厚祥已经写得虚无缥缈了
这种写法不知道是否好
古人是自然书写,当代人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融入设计的成分
有人认为,书法是展厅艺术了
和古代不同了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理念
你的书法是自然书写还是给更多的人看的
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写心
看展览要有自己的想法
用自己的想法去去思考和判断
这样慢慢的日积月累你就会很有收获
其个人的创作
逐渐拉开了距离
面目也更加不同
这是好事,未来可期
对创作
不要盲从别人
也不要一意孤行
还是要综合性的借鉴,这样成功率大一些
有时候,当你徜徉在展厅里面
面对一件件作品的时候
总能让心灵沉浸其中
这种感受和收益何尝不是一种美的获得
当天下午,在广西美术馆召开了研讨会
刘洪彪副主席和七位作者分别畅谈了书法创作以及个人的创作技巧和创作观
没参加的会极其后悔
内容量非常大
高清作品图
王厚祥,号稷山,年生于河北省大城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王厚祥导师工作室导师,河北省书协主席助理、主席团委员兼草书委员会主任,国书会执行会长,北京书画艺术院副院长。
作品多次荣获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有十几部书法专著和字帖出版发行。多次为全国、全省的全日制学生通用《写字》教材书写范字。多次担任中书协国展评委,十数次入选国展。入选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提名展,成为被提名的36位名家之一。作品多次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等单位收藏。获首届全国大字书法展二等奖,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提名奖,二届全国青年书法展三等奖,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三等奖,首届北兰亭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二届北兰亭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二届全国草书大展一等奖,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由中国美术馆出版《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系列作品集书法卷?王厚祥》专辑。年入选全国12家主流书法媒体提名评选的“中国书法方阵?当代30家优秀范本”,成为30位当代代表书家之一。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当代中青年60人展”,并被提名为前20位名家之一。年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被网络推选为“年度十大书法家”之一。年入选中国美术馆50位名家提名展,《中国书法》杂志在“名家风采”栏目做重点推介。年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民族脊梁”展,年、年分别在“书画频道”“名家临帖”栏目讲授《自叙帖》的临摹32讲。“一日一书”栏目专题讲座15讲。年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理想与现状”批评展。“狂草四人展”成员,“行草十家展”成员,“沈门七子展”成员。
李国胜,笔名山林。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入展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国展,其中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书法作品展最高奖。入展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其中第五届获奖提名,第六届入选57名之列。另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单项展奖项13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各项展览60余次。入展“现状与理想”当代书家学术批评展,文质兼美全国书家作品展,“民族脊梁”全国书家作品展,六十年代全国书家提名展等。
刘京闻,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廊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年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法杂志主办的“全国中青年60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年入选中书协主办的《民族脊梁——全国百名书家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年入选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源流?时代”书法展,年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作品多次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周剑初,年生,湖南隆回人,号抱阳阁。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周剑初五体书法工作室导师,书画频道“一日一书”主讲嘉宾、“沈门七子”成员,多次担任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览评委。
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展、强、首届全国“三名工程”50家,“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邀请展50家,“现状与理想”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展,贵州书画“双百工程”展,年《中国书法》年展暨当代书坛中青年60名家,《书法报》中青年实力书家。
书法作品60余次在全国全军入展获奖。曾获中国书法年度佳作奖,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大赛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行书大赛提名奖,全军书法展一等奖6次。年度被评为“中国书法家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举办个展3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周剑初五体书法展”和湖南省举办“周剑初五体书法回乡展”,在书坛引起较大反响。
出版发行《周剑初五体书法》《周剑初五体书法廉政诗文》等专著6部。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国博等文博单位收藏。
李明,年9月生,安徽省怀远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书法工作室导师,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名家工作室导师,全国第十届文代会代表,全国第七届书代会代表。
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德书法高研班、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成员,国书会副会长,沈门七子之一。曾担任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军书法展、第二届楷书展评委等。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教學節目主講老師,曾主講趙孟頫行書《洛神賦》32講、《一日一書》16講。
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第五届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第二届兰亭奖提名奖;九届国展提名奖;纪念老子诞辰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等。入展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五届兰亭奖作品展,"民族脊梁"全国书法大展,中国美术馆当代书法提名展,现状与理想书法批评展,源流?时代二王书风主题展等40余次国家级展览。
张志庆,生于山东即墨。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国学教育中心创作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燕京学院书法系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廊坊书法院副院长,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评委。中央数字书画频道楷书《颜勤礼碑》主讲教师。
三十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大展优秀作品奖,河北省文艺创作贡献奖,山东省书法创作突出贡献奖。
方建光,别署寄芸堂主人,山东临清人。现为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王羲之书法院副院长,聊城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沈门七子”成员。
曾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年),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铜奖(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年),纪念邓小平诞辰周年全国书法展览优秀奖(年),全国首届行书展提名奖(年)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年),山东省书法创作特殊贡献奖(年),山东省政府最高奖第三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年),第十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年)。
作品参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年),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创作系列展(年),全国第六、七、八、九、十届书法篆刻展,首届、二届、六届兰亭奖书法作品展,第二、四届书坛新人展,首届、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国家级展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