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书荐读遗墨溢香文化名人笔下的滕州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3965.html

曰北兄送给我一本张格先生选编的《遗墨溢香——文化名人笔下的滕州》,让我有时间的时候阅读一下。由于今年带高三事情比较多,就一直放在那儿没有及时学习。某一天有点空暇时间就翻开看了看,没想到马上就被吸引住了,直呼过瘾,读完之后忍不住又重读了第二遍。读书的时候遇到精彩的东西一定要分享才能增加这种喜悦,这本有关古代滕州的文史读本我按捺不住激动要推荐给大家了。

这本书是滕州一中策划编辑的《滕州一中文丛》套书的第一辑,高守民校长在《总序》中是这样介绍张格老师和这本书的,“……由校友、文史学者张格先生负责选编和译注。张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学养丰赡,古诗文功底尤为深厚,是滕州学界令人敬仰的翘楚。……全书内容丰富,注释详实,具体展示了滕州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一个个闪光点,是一部精深雅致不可多得的乡土教材,也是滕州一中校本课程建设的有益尝试和重大成果。”应该说高校长的这个推介是高屋建瓴而又恰如其分的。结合我自己阅读的理解,觉得这部书值得向大家推介是原因有这样几点:

第一,这部书可谓是滕州古文化的集大成者,一切和滕州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和文化遗存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现。认真读过这一本书后,对于滕州的历史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滕州的风土人情,山水草木就多了一份“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曾经要求他的《国史大纲》的读者:“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有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对于本国历史是这样要求的,其实我们对于自己的乡土文化何尝不是需要一种“温情与敬意”呢?作为一名滕州人,当然有必要了解滕州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先人所创造过的辉煌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对于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以后也将葬于斯的肥沃土地,是饱含着深深眷恋的情怀的。

其次,这部书也适合作为古文学习的工具书。毋庸讳言,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人的古文阅读能力直线下降,现在已经到了断崖的的境地。高中生连最浅显的古文都读不懂,长此以往中国恐怕会出现文化断层,毕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只靠极少数专家学者来传承。当然我并不是主张大家都来读古文,但是适当增加中学的古文阅读,让孩子们能通过文字和古人神交,倒是必要的。张格老师的这本《遗墨溢香——文化名人笔下的滕州》,注释不仅详实,而且旁征博引,相类似的诗文信手拈来做一对比,我读得时候总有读一得三大赚了便宜的感觉。这本书适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阅读,也是自学古文不可多得的教材。

最令我钦佩不已的是,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是张格老师自己断句注释的,这的确反映了张老师深厚的古文功底。前段时间有幸和张老师一起吃过一次饭,在言谈中不禁被张老师的丰厚学养所折服,之前我真得没想到滕州本地学界还有这等大师级的人物。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曾向士伟兄表示受益匪浅,士伟兄用了这样几个字来形容张格老师:“滕州的文化地标”,诚如斯言。

《遗墨溢香——文化名人笔下的滕州》,这本书是滕州一中献给滕州人民的一份厚礼,是张格老师呕心沥血之作,作为一名滕州人,实在值得一读。我不清楚市面上有没有这部书,倘若你和曰北兄熟悉,一定要尽快联系找一本,毕竟“地主家的余粮也不多了”。至于我这本,肯定是概不外借了。

韩云冲

点到即止,图个乐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