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滕州市看守所获全国优秀基层单位称号 [复制链接]

1#

今年5月25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滕州市看守所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

“国字号”荣誉的取得,凝聚着几代监管民警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创造了29年安全无事故、队伍零违纪等光荣业绩,为社会平安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筑牢监所安全的“铜墙铁壁”

如果不是那张令人扼腕的诊断书,没有人会把胃癌晚期和28岁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杨申,是滕州公安的一名90后女警,也是一位战疫英雄。疫情袭来,她两次写下请战书投身监所封闭执勤;工作中,忍着剧烈的胃痛,医院检查的机会,直到被确诊罹患胃癌晚期的前一天,还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沿。

杨申是滕州公安民警齐心战疫的一个缩影。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滕州市看守所按照高于社会面、高于其他警种、高于平时监所管理“三个高于”的防控标准,抓牢监所疫情防控;采取不进、不出、不接触、全封闭的“三不一封”措施,确保了监所绝对安全。

关键时刻显本色,危难之中看担当。战疫期间,滕州市看守所迅速成立2个临时党组织,组建3支党员突击队。党员民警模范带头、冲锋在前,70余名监管民警舍小家、顾大家,全封闭连续执勤超过50天,确保了公安监所疫情“零感染”,事故“零发生”,铸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他们中有人连续奋战,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岗位上;有人至亲去世,却因封闭值班不能最后尽孝;有人身体患病,却坚守着轻伤不下火线的职业精神;有人主动请战,连续80多天固守岗位,将监所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以勇为和担当,谱写了监管民警抗击疫情的动人篇章。

29年安全无事故,拧紧安全“螺丝”

安全是监管工作的生命线,而这一根弦,滕州市看守所绷了整整几十年。29年来,安全“零事故”,靠的不是“运气好”,而是几代滕州公安监管人始终践行以政治建警塑忠诚、以最强举措守阵地、以服务大局促发展的新时代监所“枫桥经验”。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落实。组织全体党员民辅警过好政治生日、重温入党从警誓词、在监区内设置“党员先锋岗”“军转干部建功岗”“巾帼文明岗”,团结带领82名民辅警,牢固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工作理念,凝聚了监所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强大战力。

科技强警,打造智慧监所,建成了智慧监所实战应用平台,推动看守所工作高质量发展。布建了民警执法、执勤数据分析平台,为年龄较大的重点在押人员佩戴检测身体指标手环,为标准化监室配备了监仓机,供在押人员选购小商品,在管教谈话室安装了语音识别系统,更换“天目全景”高清摄像头,借助“大数据+实时感知”,成功构建了以保障监所安全为核心的智慧防控体系、以规范执法为目标的智慧管理体系、以减轻民警负担为亮点的智慧工作体系,实现了监所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被动管理到主动预防、从碎片化管理到系统化运维的转变。

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应用远程视频会见、提审系统,积极应对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力度不断加大和诉讼活动需求剧增的情况,先后在城区派出所、刑警中队建立了12个远程提审、会见点,累计提供律师远程会见、远程开庭、远程提审余次,高效保障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管教结合,利用“监管之声”电视台加强在押人员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根据每名被监管人员不同的成长背景、性格特点、犯罪动机,制订一对一的教育感化方案;推行国学文化进监所,爱国电影进监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做好在押人员思想转化工作,大大提高了监所安全指数。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环泽通讯员李莎莎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