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爱老年人老年综合征之老年晕厥 [复制链接]

1#

晕厥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部分患者晕厥发作前可有前驱症状,如出现头晕及周身不适、视物模糊、耳鸣、面色苍白、出汗等晕厥先兆。大多数晕厥无先兆症状而突然出现意识丧失,个别患者晕厥时可出现四肢阵挛性抽搐,瞳孔散大,流涎等。其特点为发病迅速,发作时间短暂,大多数意识丧失时间不超过30秒。患者苏醒后,部分患者时间短暂,无遗留任何不适,部分老年人可一段时间处于意识浑浊、健忘状态,甚至呕吐和大小便失禁,颜面苍白和出汗可持续一段时间。此期持续时间从数秒到几分钟不等。少部分患者摔倒后身体受伤,尤以头部损伤较多见。

为什么晕厥患者了解病史非常重要?


  老年人晕厥往往是由于某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老年人常可并存引起晕厥的多种原因。老年患者晕厥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不典型,老人逆行性遗忘、无目击证人和认知功能下降往往造成不明原因的晕厥,晕厥可能常被认为是“摔倒”。了解病史,预防发作,非常重要。老年人最常见的晕厥原因是经介导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和心源性、脑源性晕厥。可能是由于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调节系统功能减弱等多重原因使老人易出现晕厥,、使用多种药物后使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晕厥。

哪些疾病可能出现晕厥?


  老年人发生晕厥的常见疾病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主动脉瓣狭窄、肺栓塞或有心脏病基础的心律失常(如快房颤、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等)、急性冠脉综合症、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左房粘液瘤、心房血栓、急性心包填塞、急性主动脉夹层、锁骨下窃血综合征、类癌综合征、糖尿病低血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另外,老年人的晕厥发作,近半数与应用的心血管药物有关。颈动脉窦过敏是老年晕厥患者易被忽视的一个原因。神经介导性晕厥在高龄患者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忽视。

哪些因素可能诱发晕厥?


  老年人发生临床上不明原因的晕厥常是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的首发表现。老年患者中神经反射性晕厥很难看到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些晕厥发作时可有诱因,如慢性子气管炎病人在剧烈咳嗽之后发生晕厥,考虑咳嗽性晕厥;睡中醒来排尿时晕厥考虑排尿性晕厥;突然转头或衣领过紧诱发晕厥,伴有抽搐、心率减慢、血压轻度下降者,考虑颈动脉窦综合征;晕厥发生于用力时,考虑重症贫血、主动脉瓣狭窄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若反复发生晕厥或癫痫样抽搐,并有二尖瓣狭窄征象者,应考虑左房粘液瘤或左心房巨大血栓形成,其晕厥常发生于体位改变时。

晕厥时可能出现的伴发症状有哪些?

  晕厥时伴有明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乏力等)者,多见于血管抑制性晕厥;伴有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见于急性左心衰;伴头痛、呕吐、视听障碍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伴有肢体麻木、偏瘫、偏盲、语言障碍等症状,考虑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伴发热、浮肿、杵状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晕厥伴有心律失常、发绀、苍白、心绞痛者,考虑心源性晕厥;伴有呼吸快、手足麻木、抽搐,提示过度通气综合征;晕厥有失眠、多梦、健忘、头痛病史,考虑神经衰弱。

神经介导性晕厥在老年人中常见哪些情况?


  神经介导性晕厥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1)颈动脉窦过敏,可见于老年人突然扭转头颈部、衣领过紧,少数病人可有颈动脉窦瘤、颈淋巴结肿大,老年人因心脏疾病服用洋地黄类药可增加晕厥的发生。其机理为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胜抑制,突然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心脏停搏,或伴有血压下降。有时伴有前驱症状,如出汗、恶心、面色苍白等。称为“心脏抑制型颈动脉晕厥”。

(2)咳嗽晕厥:剧烈咳嗽或大笑时可发生晕厥,其机理可能系咳嗽时导致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腹腔和胸腔内压力也升高,并使颅内压进一步升高而发生晕厥。

(3)排尿性晕厥:排尿前或排尿中出现晕厥,常发生于夜间,发作前可有大量饮酒史。其机理为充盈的膀胧突然排空后产生与抽空腹水后一样的效果,引起外周血管阻力突然下降,导致晕厥。多见于站立时排尿。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

  一个健康成年人可在收缩压下降到70mmHg的情况下维持脑供血,老年人和慢性高血压病人对即使较小的血压变化也很敏感,正常人站立时,由于下肢血管开放,血压一过性下降,刺激压力感受器,经交感神经介导,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使舒张压升高,收缩压亦可升高或轻度下降,老年人此种调节功能下降,尤其合并有慢性高血压或是服用某些类药物后,则可因卧位改改为立位时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厥。可有先兆症状,如失去应有的反应和失去正常姿态,有时自觉声音听起来愈来愈遥远,软弱无力,头晕或头晕眼花,表明即将发生意识丧失。根据有无血管运动神经结构损害,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体位性低血压。

心源性晕厥可有哪些表现?


  心源性晕厥可发生于病人任何体位时,而发生于卧位时的晕厥多数为心源性晕厥。最常见的原因为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缓慢型心律失常表现为窦性停搏,传导阻滞或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而快速型心律失常表现为房颤/房扑伴快速心室率(预激合并房颤)、阵发性室上速/室速及尖端扭转型室速,长Q-T综合征等,也可由于心肌疾病如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各种原因的终末期心力衰竭等。由于急性有效射血减少,导致急性脑缺血,出现意识障碍。可以出现相应疾病的先驱症状,如心肌缺血是可有心前区不适,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可先有心悸,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往往先有乏力、头晕等,肥厚性心肌病、扩心病、终末期心衰晕厥前往往有不适当用力。

脑源性晕厥有哪些表现?

  脑源性晕厥多在立位时发病,病人可先有短暂的头昏、心慌、眼前发黑、恶心、出冷汗等先兆症状,随即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全身松软,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一般数秒钟后意识迅速恢复,醒后可有乏力感,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

老年人为何多发脑源性晕厥?


  老年人有不同程度脑动脉硬化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血管腔变窄,情绪波动、休息不好、劳累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痉挛或脑动脉供血不足,尤其合并高血压老人更容易出现;偏头痛及颈椎病时基底动脉舒缩障碍和各种原因所致的脑动脉微栓塞、动脉炎等病变均可出现晕厥。

来源:搜狐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